各旗县市(区)住建局、质监站:
为了提高我盟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有效预防和治理常见质量问题,减少质量投诉,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配合住宅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工作,结合我盟住宅工程质量实际情况,特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措施(2018年版)》,并对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8年8月28日
锡林郭勒盟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2018年)
第一章 责任主体质量责任行为要求
一、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图纸会审工作,对容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和环节,优化细化设计做法,要求设计单位加强构造要求,并将具体措施落实到设计文件中。
(二)建设单位应保证合理工期、合理造价,保证住宅设计标准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在质量保修期内发生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建设单位负责查明原因、责任,并组织有关责任方解决质量问题。
(四)建设单位在做好住宅工程实测实量及分户验收工作的前提下,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结果表》,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制度。
二、施工单位
(一)在开工前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住宅工程实测实量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
(二)应做好容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部位的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工程质量标准化要求做好可视化交底,实施样板引路制度。
(三)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实测实量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四)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作有效的质量控制。
(五)必须做好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实体检测工作。
(六)做好卫生间、屋面、外墙面及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部位的蓄水淋水试验等重要使用功能的检查工作及室外排水工程。
三、监理单位
(一)参与图纸会审工作针对容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方案。
(二)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住宅工程实测实量方案。编制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监理细则,并作为重点监理内容。
(三)对容易产生质量常见问题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四)做好质量常见问题防治部位的隐蔽工作,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 做好结构实体检测及住宅工程实测实量的相符性检查工作,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可视化交底及样板引路工作。
(六)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时应重点对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进行核查,评估报告应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章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具体措施
一、回填土沉降防治措施
(一)住宅工程当底层地坪为回填土厚度较大,且底层也为住宅功能,必须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地坪。
(二)住宅工程当底层地坪为深基础时,必须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承重底层填充墙,不得将底层填充墙直接作用在混凝土地坪上。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 模板工程
1、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2、多层楼板连续支模时,应分析多层楼板间荷载传递对支架和楼板结构的影响。
3、后浇带处模板应设置独立的支撑体系,严禁“拆后再撑”。
(二)钢筋工程
1、为防止现浇板上部钢筋位置下落,应在板上部钢筋下面配置通长铁凳。
2、现浇板内暗敷水平塑料管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塑料管应用铁马凳吊于板中间位置。并在线管下面,板底筋上面铺设丝径2mm,网孔50mm×50mm宽度不小于300mm的钢丝网片。
3、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工程
1、预拌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等过程中,严禁加水。
2、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避免出现冷缝。
3、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现浇板上表面应在初凝前及时覆盖塑料膜养护,剪力墙、柱应在拆模后及时覆膜封闭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养护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塑料膜内有凝结水,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4、要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集中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相应措施,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5、 宽度≤0.3mm的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可不作处理,但必须采用干粉砂浆刮平处理;
6、 宽度>0.3mm的非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采用ECM水乳环氧树脂砂浆封闭法处理,最后使用干粉砂浆刮平;
7、 贯穿性裂缝>0.5mm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使用功能,采用自动低压灌浆环氧树脂胶,干粉砂浆刮平处理。
(四)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的治理措施
1、现浇板表面平整度:偏差超标在30mm以下,采取干粉砂浆分次刮平修复,局部位置进行打凿;偏差超标在30mm以上,应采取打凿与干粉砂浆刮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干粉砂浆厚度每层应控制在20mm以内;顶棚平整度偏差修复严禁采取挂网的方式进行。
2、楼板截面尺寸偏差: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以内的,将实测楼板厚度数据发往设计单位进行审核,满足安全要求,可以不进行加固,由设计单位出具满足安全要求的相关文件即可;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至15%之间的,由专业加固单位在该楼板底部纵向及横向粘贴高强碳纤维带,间距300-400mm,并出具加固验收合格文件;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5%以上的,需要拆除该楼板重新浇筑,或者按设计单位出具的加固补强方案实施加固。
三、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1、砼墙、柱、梁与填充墙交接处,设计应有防开裂构造措施,若设计无要求时,应采取下列做法,抹灰前应在不同材料交接处铺钉丝径不小于0.9mm,网孔尺寸12.5mm×12.5mm的金属网,网与个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宜设置在抹灰层中间位置。同时在此位置的抹灰面层刮宽度不小于200mm的耐碱玻纤网格布(不小于300g/㎡)。
2、当砼墙、柱、梁、板与填充墙交接处为阴角时,应在抹灰层不同材料交界处表面刮宽度不小于200mm耐碱玻纤网格布(不小于300g/㎡)。
3、填充墙砌筑至梁(板)底时应留30—50mm的空隙,砌筑完间隔14天后,用细石混凝土(掺微膨胀剂)嵌填密实。
4、填充墙体不得随意剔凿,若必须剔凿时,剔槽深度应保证线管管壁外表面距墙面基层15mm,并用M15水泥砂浆(掺微膨胀剂)摸实,外挂钢丝网片300mm宽,并在腻子层加设玻纤网格布400mm宽。
5、宽度大于 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 250mm。主体结构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接必须预埋。
四、高层住宅防火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1、 管道穿过隔墙、楼板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缝隙填塞密实。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2、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3、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4、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位置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五、建筑电气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电线、电缆的选用应严格遵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直流电阻率、耐压试验不合格、绝缘层容易击穿老化的产品。严禁使用普通电缆代替低烟无毒、阻燃和耐火电缆。
2、多股导线的连接,宜采用搪锡铜接头压接,对于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将线头焊锡后再和端子连接;对于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与设备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应拧紧搪锡。
3、变配电室及电气管井内的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如图纸无明确说明时,应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施工。
注:本控制措施(2018年)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作方案》(2016年版、2017-2020年版)相互补缺,同时有效。